開欄語:貼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周年契機,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協同高質量發展、如何形成新質生產力等各界關注焦點,即日起,由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與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合作開設的「港見粵聞」專欄推出全國兩會特輯《融·灣-灼見》系列文章,邀約一眾專家嘉賓、港澳代表委員暢談兩會熱點,把脈大灣區融合發展。
曾經,飲過工業發展「頭啖湯」的香港,高峰時期工業占本地生產總值近三成。但隨著製造業持續外遷,香港的工業佔比逐年下降,面臨著重大的轉型壓力。在全球工業和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香港如何能夠抓住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陳祖恒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提出了他的見解和策略。陳祖恒認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香港需要以大灣區「9+2」合作的框架去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的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其在區域內的作用和影響力。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香港對促進廣東珠三角和內地的工業發展作了貢獻,不過到了新型工業化背景下,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的新時期,香港更應該以大灣區9+2的角色去自我定位了。」陳祖恒指出,內地各城市的工業鏈在不同領域的專業程度各不相同。香港應該充分利用大灣區內各城市的特色和優勢,將自身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科創中心的角色與這些城市的專業優勢相結合,共同打造一個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區域性供應鏈網絡。這不僅能夠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也將為整個大灣區乃至更廣泛的區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陳祖恒稱,為此,香港特區政府在創科發展以及產業升級上也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三大板塊:第一是政府助力推動科創企業申請不同種類的資金支持,包括在環保、工業發展、推廣等;第二是有了資助後,升級轉型需要有科技助力,陳祖恒主管的香港生產力局專家團隊,會對接幫扶不同的行業生產流程的升級轉型;第三是科技創新所需的人才培訓,生產力局的生產力學院以及相關服務單位可以帶動不同產業和崗位開展人才的技能升級。
陳祖恒出身於香港一個以製衣聞名的商業世家,其家族經營的聯泰控股有限公司,現已是全球領先的時尚服裝及包袋配飾製造企業。1999年,在美林證券(亞太)公司擔任財務分析師3年後,陳祖恒加入家族企業,主理收購合併業務。
深耕紡織製衣業20餘年,陳祖恒深刻理解到香港經濟的發展不能僅依賴於金融服務業。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香港需要探索更多元化的發展路徑,特別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
陳祖恒強調,香港作為國際科創中心的目標不僅僅是自身科技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促進國際以及國內外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香港應該繼續發揮「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作為國內外企業之間的「超級聯繫人」,促進雙方的合作與交流。這不僅能夠為香港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將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在陳祖恒看來,香港的「再工業化」戰略不能局限於本地的發展,也不應僅僅是獨立發展全產業鏈的嘗試。香港最大的優勢在於「一國兩制」制度,這使得香港在與內地城市合作時擁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通過深化與內地不同城市如京津冀、長三角等經濟圈的合作,香港不僅可以利用這些地區的工業鏈專業優勢,還能通過「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促進科技創新和發展。這種跨區域合作模式不僅能夠為香港帶來新的經濟發展機遇,也有助於提升整個區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陳祖恒對港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充滿期待。他希望他們能夠利用自身的經驗和專長,在會議上提出有見地的建議和策略,特別是在推動香港與大灣區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融合與合作方面。陳祖恒特別強調了河套深港合作區的重要性,這一區域既包括深圳也包括香港,是兩地合作的重要平臺。他認為,通過整體的規劃和中央政策的支持,可以充分發揮河套區域的潛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效應。
文|王漫琪 梁源
視頻、剪輯|梁源
海報、包裝|黎傑文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