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會引致神經系統損傷,影響患者活動、認知和情緒。針對性康復治療對中風患者尤其重要,不同的即時及長期治療可幫助患者修復神經損傷及提升身體功能,助他們逐漸融入社區。
現時不同國家(如美國和英國)設有中風康復標準化的治療指引,為不同康復階段的評估、訓練和服務,提供循證準則。在香港,中風康復指引由服務機構自行制定,例如醫院管理局、衞生署或個別非政府組織。
在公立醫院,中風急性期(中風後1至7天)著重拯救患者及穩定病情,進行早期的康復治療及制定出院計劃。而在中風亞急性期(7天至3個月),輕度至中度損傷的患者出院並接受門診治療;中度至重度損傷的患者有機會留院數周,接受更多治療和復康訓練。醫院的康復治療著重恢復患者的身體功能及提升自我照顧能力。治療初期以下肢訓練(如步行能力)、上肢日常活動及自理訓練(如穿衣)為主。門診康復治療分為全日或半日制,多由醫院管理局轄下的醫院和診所提供。非政府組織近年也開設門診康復治療服務,包括六間日間社區康復中心和幾間地區康健中心。除了提升身體功能和自我照顧能力外,這些社區康復中心亦致力協助恢復患者獨立的生活能力及在中風前的狀態。社區康復治療提供較全面的能力評估、並且涵蓋不同獨立生活功能訓練(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認知訓練(如工作記憶用於個人理財),以及言語訓練(如應付日常社交對話)等。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復康會近年成為香港首個運用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或稱為ICF) 設計中風康復療程的機構。ICF的理論框架強調中風患者在參與活動的能力比身體功能恢復更重要,患者的環境和個人因素亦影響治療內容。於治療期間,患者與治療師一起定立目標,然後治療師按照患者的意願設計個人化療程。例如一位處於工作年齡的患者表示有薪工作對他很重要,治療內容會集中於乘搭交通工具訓練及提升工作有關技能;另一位患者表示需要照顧家人的日常生活,治療師為他制定了提升在街市購物的能力訓練。
隨著神經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的技術提升,更多科技運用於中風康復治療上,如穿戴式電動機械設備及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前者患者穿上機械設備進行肢體動作訓練,訓練時運動感覺會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促進大腦修復。後者運用電磁脈衝穿透患者的頭皮進入大腦促進功能恢復,治療效果受大腦受損位置及治療方案影響。此外,藥物治療及認知行為療法可紓緩中風後的情緒問題(如抑鬱癥)。
現時已有足夠的研究結果表示早期、多專業、專門化、個人化和有系統的中風康復治療對患者有利,治療果效取決於中風的嚴重程度。為減低中風對大腦的傷害,香港中風基金在過去十多年一直提倡「談笑用兵」。當懷疑自己(或他人)中風時,應先觀察言語表達(「談」)和面部表情(「笑」)有否異常。如有,請立即尋求幫助或召喚救護車(「用兵」)進行即時治療。
香港中風基金系列文章: